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2/9 13:29:00 來源:奶業協會 閱讀數:
繼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沸沸揚揚的蒙牛等企業的黃曲霉素超標事件又在中國奶業傷口上灑了一把鹽。
乳品行業的癥結確實在奶源,優質的奶源也確實要依靠規模化養殖,但現如今,一味追求大規模牧場的中國奶牛養殖業,仿佛從“散養”的一個極端走到了“萬頭牧場”的另一個極端。有報道將中國牧場的現狀稱為大躍進,自然有夸張的成分,但現如今超大牧場確實出現了環境污染、原奶質量控制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業內企業積極解決問題的背后,也逐漸在反思:適合中國國情和現狀的方案是什么。
雖然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均有成功的奶牛養殖成就,但歐洲的小型牧場模式在國內并不受寵。中國企業通過引進、代理產品和技術等方式,迅速在國內建立起類似美國的大型牧場,但糞污處理、充足的牧草供應需要的大片土地卻是中國不具備的硬件條件。片面模仿已經產生了阻礙,中國的業內人士應緩下腳步,首先解決中國市場適合什么的問題。
規模之外,擁有成功奶牛養殖經驗的國家都具備強悍的理論研究和技術。自然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時間的浸潤,但國人擁有學習的優勢:美國、澳洲、新西蘭、歐洲都是成功的楷模,并且面對中國市場均有相當熱情。除學習、兼容他們的技術、引進先進產品和技術外,挑選適合國情的建場理念,探索合適的建場模式,如此方能跳出疑似大躍進的怪圈。
日前,關于牧場規模所引發問題的文章層出不窮,應是業內媒體和學者已然明確問題所在,近幾年深入地方的奶牛養殖技術培訓也應當視為中國奶業人的努力,而作為中國奶業與國際奶業的交流平臺,今年6月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將有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的企業和專家將共同交流,探索適合中國的牧場發展模式。
規模之外,理念、技術和適合中國國情的學習對象將引導中國奶業的健康發展。望業內人士同心同力,及時將中國奶業導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