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9 10:56:00 來源:荊楚網 閱讀數: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海納西門凈菜市場,在二樓服務臺正好看到了一名工商執法人員。他告訴記者,海納西門凈菜市場整體情況還比較好,就是牛肉會注水,不過這種情況在宜春城區的市場上比較普遍。
牛肉被注水,公平稱成擺設,市場內雜亂無章,背后折射的是市場監管方的疲軟無力。為了利益*化,無良商家總會踐踏商業道德的底線,做出一些損害消費者的事。對此,作為市場監管方應有應對之策,決不能放任自流,或者掂著“槍”打盹,必須要為廣大消費者當好市場監管的“守夜人”。
雙節期間是人們消費購物的旺季,也是少數黒心商販摻假使假,坑害消費者的多發期,所以,市場監管上的一絲一毫松懈,都會給不良商販留下可乘之機。牛肉注水如果真像工商執法人員說的,“在宜春城區的市場上比較普遍”,說明在市場監管方面,執法部門的打擊還不給力,這才導致注水牛肉成了行業潛規則。大家都在注水,我為什么不能注水。誰不注水誰就“吃虧”,會成為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這樣,勢必導致整個牛肉市場形成劣幣驅走良幣的現象,這才更令人可怕。
對目前城區牛肉市場上商家使“壞”的行為,作為監管方用不著什么高科技手段就能輕易發現,比如,市場上“不時往下滴水”的牛肉,本身就是一封舉報信,關鍵是看執法部門作為不作為,有無從嚴執法的決心和信心。如果監管和被監管方存在著某些利益糾葛,那么執法時自然就硬不起來。這樣,損害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利益,還有執法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
對這樣的亂象必須用重典。除了嚴厲打擊不法商販之外,重要的是要從執法部門內部整飭,進一步明確各級監管人員的職責,對個別執法人員和被監管方有利益鉤連者必須依法從嚴懲處。只有執法部門認真落實市場監管制度,對不良商家敢于“亮劍”,才能確保市民在春節期間吃上放心的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