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19 11:09: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
近日,筆者在重慶市多家農貿市場和超市調查發現,進入秋冬季節以來,牛肉與羊肉價格,又開始了新一輪飆升,實現了牛羊肉價格連續13年走高的“傳奇”。然而,這波多年走高的市場行情,對該市草食畜牧產業卻并未產生明顯帶動作用——筆者從第六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獲悉,在重慶市2012年肉類總產量中,牛羊肉產量僅占肉類總產量的7.6%,仍居“老幺”地位。
現象價格上漲快產業發展慢
“你賣的這個羊肉,怎么隔幾天就漲一次價喲?”筆者在九龍坡區黃桷坪農貿市場采訪時,恰遇一位張姓阿姨正向一名賣鮮羊肉的攤販“發飆”。她告訴筆者,半個月前她在這里買鮮羊肉,每斤只要28元,現在卻賣35元。“進價貴了的嘛,我又有啥子法呢?”攤販無奈地說,自立冬以來,鮮羊肉的進貨價格就開始大漲,每周都漲2元到3元,他們只能跟著漲價。
“牛羊肉價格上漲,不是重慶才有,全國都在普遍上漲;也不是這兩年才漲,已連續漲了13年了!”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副院長黃勇富說。
據市畜牧科學院相關人員測算,牛羊肉價格的長期大幅上漲,使牛羊養殖效益遠遠高于養豬。就以去年投資100萬元養牛與養豬作比較:投資100萬元養牛,可出欄78頭牛,盈利17萬元;而投資100萬元養豬,可出欄662頭豬,只能盈利9萬元。
但奇怪的是,重慶市牛羊養殖規模卻遠遠小于生豬養殖規模。
原因市場缺口大制約因素多
黃勇富認為,造成牛羊肉價格連續多年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缺口太大。
在過去的10多年里,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飲食消費結構發生了快速變化,對牛羊等草食性肉類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但我國牛羊肉產量的增長速度卻遠遠沒有跟上。
“我市在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產業上,具有獨特資源優勢!”重慶市農委副主任王健表示:一方面,重慶市擁有川南山地黃牛、巴山黃牛、涪陵水牛、大足黑山羊等一大批優質地方草食畜禽品種資源,它們大多具備耐粗飼、抗病強、繁殖性能好等優點,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另一方面,重慶市還有2800萬畝未被利用的天然草原,每年未被利用的秸稈資源也有800多萬噸,開發利用好這些資源,可使重慶市載畜量在現有基礎上提升1倍左右。
他認為,這些資源優勢之所以還沒有被轉化為產業優勢,主要原因在于制約因素太多。一是良繁體系建設滯后、基礎母畜存欄量低。二是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產業鏈條短,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低,市外大型種畜公司、加工企業對市內種畜場和加工行業發展形成嚴重沖擊。另外,還存在疫病防控形勢嚴峻、養殖風險大等制約因素。
對策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與政策支撐
“我國對牛羊等草食性肉類產品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牛羊肉價格還將繼續走高!”黃勇富說,重慶市草食畜牧產業現在不僅面臨著市場需求缺口大、資源豐富優勢大、載畜量提升空間大、種草養畜效益好等“三大一好”的良好發展機遇,對于渝東北、渝東南等“兩翼”地區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維護生態安全也有著重要意義。
為此,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與重慶市區縣經濟學會,聯合編制完成了《重慶市草食畜牧業發展戰略研究》,就重慶市草食畜牧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一是可根據各優勢區域品種和資源特點,突出主攻方向。在確定好主攻方向后,則引導推行種養結合發展模式,推進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與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推行多種生態養殖模式,提高糞污消納能力。
二是畜牧主管部門和畜牧科研機構應根據各優勢區域品種和資源特點,以純種繁育為基礎、雜交改良為主要手段,加快良種擴繁,加大良種推廣力度,并大力實施以牛羊良種自主研發創新為中心、配套技術為載體的草食動物科技創新工程,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科技推廣體系、強化科技服務、加強疫病防控體系建設。
另外,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從良種繁育、標準化規模養殖等環節,為養殖戶和加工企業提供扶持和支持,并積極引導城市工商資本、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