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5/14 13:59: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畜牧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全國畜牧業產值2.08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56.5%。畜牧業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加快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有效促進了農牧民增收,部分畜牧業發達地區養殖業現金收入占農民現金收入50%以上。“十二五規劃”預計到2014年,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8500萬噸、2900萬噸和5000萬噸,羊毛產量達到43萬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
我國是世界養禽大國,自1985年以來一直是禽蛋產量全球第一,禽肉產量也多年位列全球第二。但疫病始終是困擾我國家禽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道難題。其中,禽流感的危害尤其需要關注。
一禽流感帶來的危害
據上述數據測算,我國現在每年家禽飼養總量近百億只,其中父母代蛋種雞2050萬套,商品蛋雞約16.5億只;父母代白羽肉種雞3 075萬套,白羽肉仔雞30億只;父母代黃羽肉種雞4000萬套,黃羽肉仔雞40億只;鴨7.1億只;鵝2.61億只。已形成集種禽、蛋禽、肉禽、禽肉/禽蛋零售、飼料、獸藥疫苗相關產業為一體的年產值超過6000億元的龐大產業鏈。家禽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2013年4月,H7N9型流感在中國多個省份暴發,引起人們對近年來禽流感的集體記憶。雖然禽流感近十年來才闖人人類生活,但其龐大的病毒家族卻有著近百年的歷史,而且致病性逐漸增強。截至2013年8月,我國內地共報告134例人感染H7N9流感確診病例,其中死亡45人(33.6%),康復89例,分布于12省市的42個地市。
自H5N1于1997年首度在香港出現后,科學家一直在密切監控它。2 003年再度出現,重創了亞洲家禽業,導致至少371人喪生,近六成感染者死亡。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擔心H5N1會變成一種可以輕易在人際間傳播的種類,從而引發傳染病的暴發。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全球范圍內確診的H5N1感染人數合計僅有433人,死亡262人,都是禽傳人,屈指可數的幾例懷疑的人傳人,存在于有遺傳相關性的直系親屬之間。全世界因禽流感致死的病例比普通流感致死的病例少得多。比如變異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比H5N1禽流感病毒來得猛烈多了。
既往有案底在身,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是: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期間H7這個亞型在荷蘭、意大利、加拿大、美國和英國都曾報道人感染甲型H7病毒病例。這些H7病毒分別為H7N2、H7N3和H7N7,多來自禽類。只是此前,我國發現過H7亞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至于H7N9,更是只在禽類發現,這次在人身上發現,屬全球第一次報道。
2013年9月12日,第23期“搜狐未來大講堂”在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舉辦,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作為本期主講嘉賓,H7N9流感短短幾個月時間,農業部統計行業虧損了六百多億。
二正視禽流感:危害我們更大的還有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世界十大死因內容和排序目前發生了一些變化。在過去的十年中,十大死因的前六名依次是冠心病(12.9%)、中風(11.4%)、下呼吸道感染(5.9%)、慢性阻塞性肺病(5.4%)、腹瀉(3.5%)和艾滋病(2.9%),這一排序沒有變化。但是,氣管、支氣管癌和肺癌(2.7%)從2000年的第9名升至第7名;糖尿病(2.6%)和道路交通事故(2.3%)也分別升至第8名和第9名;早產(2.2%)則從第7名降至第10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說,目前中國每年癌癥的發病率升高3%,總體相比城市發病率要高于農村,主要因素是老齡化。據最新統計,受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312萬,平均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癥,每年因癌癥死亡病例達270萬,隨著社會老齡化、城鎮化進程的加速,預計今后中國腫瘤防控形式將更加嚴峻。,
在公眾關注禽流感帶來的危害的同時,讓我們看看室內空氣污染帶來的損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檢測中心透露,全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人,每天大約是304人。這個數字,恰好相當于全國每天因車禍死亡的人數。中國空氣污染處于中上水平。wTo報告指出,中國每年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造成65.6萬人死亡。
三流感防治知識
禽流感病毒有著龐大的家族體系。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變異性較弱,通常引起局限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變異性和感染力最強,易引起較大規模的流行。對禽類致病的主要是高致病性H5和H7兩個亞型。
從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禽流感病毒出現的時間比人流感病毒早,因此,不少學者都認為人類流感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進化而來的。目前有學者認為,造成人間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新亞型毒株,是直接或間接由人流感病毒與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組演變而來的,而豬正是這一組基因重組的主要場所。
禽流感病毒能在涼爽和潮濕的條件下存活很長耐間,糞便中病毒的傳染性在4℃條件下可以保持長達30~50天,而在20℃時就大大縮短至7天。100℃,1分鐘即可殺死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怕陽光、怕熱,對普通消毒劑也很敏感。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被消滅。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個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侵襲:第一,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并結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傳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而禽流感病毒沒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堿性氨基酸數目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復制比較困難。
四家禽業應該做好反思
禽流感的發生和傳播,是人類的危機,也是反省自己、調整產業發展的契機。過度向自然索取、隨意踐踏自然,最終會受到自然的懲罰,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切的忠告。
新華社發表題為《“新興病毒”頻現,大城市成“易感區”》的文章認為,環境破壞、生態惡化等多種原因,加速了sARs、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的出現,需高度注意。這與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過度向自然擴張造成的生態破壞、環境惡化問題密不可分。大城市人口密集,容易受到病毒侵襲,且傳播更具威懾力。
新華社同時發文《高密度養殖成病毒滋生“溫床”?》反思禽流感再襲,文章稱,禽流感頻頻“光頤”我國,雖然原因尚迷霧重重,但密度高、衛生差的家禽業養殖現狀,已然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
活禽交易市場成為家禽傳染病病原的集散地,不同來源、不同品種的家禽,使疫病傳播更加迅速;未經處理的內臟、羽毛、污水,污染了環境,浪費了資源。歐美國家目前沒有活禽交易,所有家禽都必須經過統一屠宰,至少分割之后才能上市,目前經過加工(粗加工與深加工)的肉雞幾乎達市場份額100%。中國香港經過幾十年努力,其冷鮮雞的市場份額也己占到三分之二。建議逐步取締活禽交易!專家指出,畜禽死后有一個排酸過程,馬上食用口感并不好,而經過O~4攝氏度24小時冷藏再食用其實鮮味更強。
面對諸多的環境問題、自然災害問題、疫病問題、交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以及流感問題等,我們必須重視起來,這關系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存質量。同時,要保持清醒,理智面對。不能視而不見,但也無需草木皆兵,不能未被壓倒而被嚇倒,將孩子和洗澡水一齊倒掉,恐懼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面對禽流感等動物疫病,我們必須樹立這樣的觀念:畜禽的健康和人類健康密切相關,改善畜禽生活衛生條件,做好畜禽疫病控制,禽好,畜好,人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過度的炒作,盲目的恐慌,比禽流感本身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更大!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不僅僅是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