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6/13 14:2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蛋禽飼養業由冀魯豫向全國擴散
在雞蛋貿易市場,以前火爆的銷售場面已經不見,成群結隊的長途貨車只剩下幾輛,交易變得相對冷清。據貿易商介紹,2011年前后,每天可以發走一輛貨車,而現在,由于當地飼養戶整體規模萎縮,3—4天才能發走一輛。
外出務工收入增加、疫情爆發、外銷需求降低等因素,導致山東、河南的蛋禽飼養戶較2011年減少30%—50%,而河北蛋禽飼養戶較2011年減少5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減少70%。
對于中小飼養戶來說,外出務工相對于蛋禽飼養,收入高且穩定。在家進行蛋禽飼養還要承擔疫情發生時血本無歸的風險。所以,越來越多的中小飼養戶選擇外出務工。
近幾年,飼養技術門檻降低,飼料行業產銷規模擴大,蛋禽飼養由原來的集中生產轉變為全國分散飼養,尤其是南方地區,自給自足程度越來越高。南方地區飼養業的興起,導致河北、山東、河南蛋禽采購規模越來越小,飼養戶銷路受阻,利潤下滑,他們紛紛拆除雞舍,或改種蔬菜,或外出務工。
據河北一位已經拆除雞舍的飼養戶介紹,在沒有穩定銷售渠道的情況下,由于前期疫情發生和利潤下降對其傷害過重,就算價格維持高位兩三年,他也不會新建或者恢復雞舍重新投入飼養業。不過,其他地區倒是有新的飼養戶投入進來。河北、山東、河南的飼養規模降低,而全國其他地方飼養規模有所提升,所以并不能說全國整體的飼養規模降低了。
除河北、山東、河南外,全國其他地方的蛋禽飼養逐漸發展,以前的“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格局有了明顯改變。不過,南方有些地區仍不能自足,“北產南銷”的產業格局仍然存在。
大型飼養場和合作社抗風險能力較高
雞蛋從飼養戶手中售出,經過小販—當地貿易商—長途貨運商—城市經銷商—終端市場以上五個甚至更多環節,才能進入終端銷售市場。每個環節層層加價,終端銷售價格比出場時上漲了30%—50%。如果經過品牌包裝,那么終端銷售價格會比出場時上漲一倍多。
在調研中,我們看到,蛋禽飼養行業中,以中小飼養戶為主。他們議價能力弱,所得利潤也相對微薄,所以部分地區的中小飼養戶聯合起來,成立飼養合作社,通過科學管理和統一銷售,來提高議價能力,拓展銷售渠道,做到產供銷一條龍,進而增加飼養利潤。
新投入蛋禽飼養業的飼養戶,會選擇建立飼養場,采用自動化、科學化的飼養方式。自動化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科學化可以提高疫情防治能力,提高產蛋率以及延長產蛋周期。另外,大型飼養場會將雛雞外包給散戶飼養,待進入青年期(80天左右)再運回雞場飼養產蛋,以此節省成本,提高飼養效率。
我們也注意到,部分有風險意識的大型飼養場和飼養合作社,已經在雞蛋期貨、豆粕期貨和玉米期貨市場上,通過期貨發現價格功能,調節原料和產品的采購銷售價格。他們也表示,當價格適合時,會運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做到穩定盈利。
年內產蛋高峰臨近
補欄集中在春節前后
河北、山東、河南的蛋禽飼養補欄通常在春節前后,即農歷冬月、臘月、正月和二月,其他月份一般不補欄。據當地飼養戶介紹,每年冬春季節易發疫情,秋季補欄的話,產蛋雞在冬末春初開始見蛋,那時要是發生疫情,補欄產蛋雞就要全部被撲殺,他們就會嚴重虧損。而冬末春初補欄,可視疫情狀況調整補欄量。另外,雛雞也更易于防治疫情。冬末春初補欄的產蛋雞見蛋時間多在夏季,這段時間,疫情發生的概率較小,待至冬末春初,即便發生疫情,虧損也能減少大半。
雛雞補欄后到開始產蛋的時間為120—135天(4—4.5個月),飼養條件好的,產蛋雞見蛋早,中小飼養戶飼養條件差些,見蛋稍晚。產蛋高峰一般在150—180天(5—6個月),飼養條件好的自動化養雞場,150天前后就能進入產蛋高峰,而飼養條件差的散戶雞舍,產蛋雞要經過165—170天才能進入產蛋高峰。
此外,產蛋高峰期也會因飼養條件不同而使產蛋率不同。平均下來,高峰期產蛋率在80%—90%。450—500天(1年又3—5個月)以后,根據飼養收益,開始淘汰產蛋雞。此時,如果雞蛋價格高于飼料投入,產蛋率下降緩慢,進入淘汰期的產蛋雞仍有收益,那么會繼續保留產蛋雞。直到產蛋雞的收益不足以覆蓋投入成本,才會真正被淘汰。
第三批補欄數量將多于前兩批
根據調研數據,補欄時間按照公歷推算,禽流感疫情發生后,多數飼養戶和飼養場第一批雛雞補欄在2013年12月底,補欄蛋雞于2014年5月底進入產蛋高峰,第二批補欄在2014年2月中下旬,并將于6月底進入產蛋高峰。屆時,老成年雞、第一批補欄雛雞和第二批補欄雛雞均進入產蛋高峰,2014年第一波產蛋高峰拉開帷幕。
第三批雛雞補欄時間集中在2014年3月中旬,補欄蛋雞將于2014年8月中旬進入產蛋高峰。到那時,老成年雞、第一批補欄雛雞、第二批補欄雛雞和第三批補欄雛雞均進入產蛋高峰。8月將是全年的產蛋高峰。
農歷冬月和臘月,開始淘汰老成年雞,轉而進入新的補欄周期。由于2014年3月開始,雞蛋價格屢創新高,飼養利潤增加,預計第三批補欄數量明顯多于前兩批。
由于我們調研的地區在春節前后均未發生疫情,因此不能判斷疫情對全國蛋雞補欄情況產生的影響。不過,我們了解到,影響補欄意愿及補欄數量的最直接因素是飼養利潤。多數飼養戶把疫情比做“天意”,發生疫情的話,重則導致飼養戶直接倒閉,輕則會使飼養戶推遲補欄。然而,他們不會因為疫情減少計劃補欄量。
飼養利潤仍然豐厚
據飼養戶介紹,前期雞蛋期價在5000元/500千克以上時,現貨市場銷售價格可以達到205元/箱,盈利可以達到50元/箱。價格經過一輪調整之后,出貨價格重新回到190—195元/箱。即使價格下跌,飼養利潤也仍然豐厚。這極大地觸動了現有飼養戶的補欄意愿和信心。
每箱雞蛋放置個數基本相同,重量則由于大蛋(見蛋后兩個月以上的產蛋雞所下的蛋,個頭較大,殼較厚)和小蛋(見蛋后兩個月以內的產蛋雞所下的蛋,個頭較小,殼較薄)的區別而不同,大蛋每箱重量在43斤左右,小蛋每箱重量在36—37斤。
飼養戶和飼養場的生產成本平均在150元/箱(按照大蛋計算,相當于市價3.5元/斤),當價格低于150元/箱時,飼養戶和飼養場就進入了利潤博弈區。蛋雞飼養成本方面,除了基礎建設投入,雞苗和飼料的費用也占較大比例,飼料價格的變化,對雞蛋成本至關重要。
天氣因素影響產銷
高溫期上游出貨積極
很少有飼養戶投入資金去建設優良的雞蛋存儲保鮮倉庫,所以在每年的高溫期,由于雞蛋保質時間較短,飼養戶會積極銷貨。部分飼養戶表示,即使低價,他們也會銷售,爭取不留存貨。中小貿易商也很少投入資金建設雞蛋存儲保鮮倉庫,他們出貨也比較積極,這從每年7、8月的貿易量比全年其他月份高可以看出來。
本次調研針對的是生產和貿易環節,并未涉及消費環節,所以關于高溫對消費的影響無法做出準確結論。不過,根據我們對雞蛋價格指數、市場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的統計分析,發現每年的8、9月,雞蛋價格都是以上漲為主,雞蛋價格指數環比數據均在100以上,這應該能夠間接證明雞蛋消費在8、9月是旺盛的。
天氣熱母雞懶下蛋
8、9月雞蛋價格上漲,除了市場消費旺盛,產蛋率下滑也是一個因素。高溫環境下,蛋雞采食量下降,且產蛋率下滑。
大型飼養場做過實驗,當雞舍溫度在21—25攝氏度的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蛋雞采食量相應降低1.5%,產蛋率下滑0.5%;在25—32攝氏度的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蛋雞采食量相應降低2.5%,產蛋率下滑1.5%;在32—38攝氏度的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蛋雞采食量相應降低4.6%,產蛋率下滑3%—5%。目前,大型飼養場都會采取措施降低雞舍溫度,中小飼養戶也加大了雞舍的通風降溫投入。我們結合多個樣本單位的調研數據,認為7、8月蛋雞產蛋率會減少2%—10%,普遍會減少5%。
價格上漲會持續到中秋節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基本上掌握了蛋雞飼養冬春補欄的詳細情況,并對產蛋高峰做了預估,且與飼養戶和飼養場做了認證。具體得出五項結論。
第一,“北產南銷”態勢正在減弱,南方乃至全國其他地區蛋雞飼養興起,導致北方地區飼養規模下降。
第二,中小飼養戶的抗風險能力和飼養效率都較低,合作社和大型飼養場是未來飼養業發展的趨勢,飼養過程將更加科學化、規模化。
第三,2014年雞蛋的供應高峰即將到來,會緩解前期市場炒作的供應緊張因素。
第四,2014年高溫期來臨,高溫期產蛋率普遍下降5%,待中秋節后,氣溫下降,產蛋率才會恢復正常。根據歷史統計數據,每年的8、9月,雞蛋價格以上漲為主,并在9月出現年內高點。
現階段的生產環節,第一批補欄蛋雞已經進入產蛋高峰,第二批補欄蛋雞即將進入產蛋高峰,雞蛋的供應量較春節之后有了較大程度的增加,緩解了導致前期價格上漲的供應緊張因素。
我們通過調研發現,高溫導致產蛋率下降5%,這是提振雞蛋價格的因素。同時,由于雞蛋會變質,上游飼養戶和貿易商表示在銷售時會采取積極策略,這又是利空雞蛋價格的因素。隨著第一批和第二批補欄蛋雞進入產蛋高峰,雞蛋供應逐漸增加,價格繼續上漲缺少供應數據的支撐。
但因此判斷價格轉勢下跌,條件也不充足。從芝華數據對全國超過2000家飼養戶的蛋雞存欄量的統計監測數據來看,雖然2014年4月蛋雞存欄量較2014年3月增加5.21%,但較去年同期仍有11.55%的降幅,我們可以推理出雞蛋的供應量較去年同期有10%左右的缺口。即使補欄蛋雞產蛋,其總量也較去年同期低,因此雞蛋價格不可能大幅下跌。
再考慮到中秋節備貨和季節性上漲規律等因素,我們判斷,5月下旬雞蛋價格的下跌,除了反映現階段的供應變化,也是對前期價格上漲的一次回調,在調整過后,雞蛋價格再次走高,上漲時間直至中秋節消費高峰。